內容簡介
臺灣政商中心,在國際舞台上耀眼非凡的新北市與臺北市、讓人聯想到《桃花源記》的桃園、以及文化古都新竹及有「山城」之稱的苗栗,本書以歷史為經、地理為緯,勾勒交織出臺灣北部地區的人文景觀,帶領讀者從建築、文化背景來一窺北臺灣的開發故事。
作者簡介
趙莒玲
思想開放,好惡分明,處事傳統。深受新聞教育影響,對各類事物充滿好奇。最愛與朋友分享愉悅的事物與奇特經驗,目前從事新聞編輯採訪工作。著有《臺北市古街之旅》、《臺北城的故事》、《親子動物園》、《臺灣開發故事》。
重新「發現」臺灣而豐富自己
黃春木(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教師)
很長一段時間,學校的歷史課往往從遠古時代講起,雖然有其理由,但因年代距離實在遙遠,難以理解或感受,學習起來十分困難。過去的歷史課本總以「北京猿人」為開場白,現在課程調整了,窠臼似乎難以跳脫;即使臺灣史的開頭,往往始於考古,或「荷蘭、西班牙時期」,對多數學生而言,既疏遠又艱澀。
為何中小學歷史課常從「頭」講起,一而再、再而三呢?推敲起來,大致有兩個原因:一是基於「前因後果」的時序考量,這是出於歷史學的思維與堅持;另一原因也很關鍵,即是基於文化傳統或國史論述的立場,學習歷史不單單只是知識的吸收,更應是對於國家或民族認同態度的養成。這樣的歷史課或許有特色,但有一個問題是始終明顯的,那就是學生與己身所在的「鄉土」連結薄弱,對國家或民族「大傳統」可能琅琅上口,但一談起生活周遭人事景物「小傳統」卻反而語塞,似乎乏善可陳。
中小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學習歷史,其實並不需要從遙遠的古早時代講起,也沒必要仿照大學歷史系裡頭「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的分野,這種分野只是大人世界對於歷史的想像或習慣,兒童、青少年的歷史學習沒必要照搬照套,而應該在時間、空間上採取「由近及遠」的原則。為何如此呢?因為,生活周遭的人事景物不可能憑空而來,其中一定有社會的背景、歷史的軌跡,從周遭人事景物出發,再推擴到較早的歷史,通常就可以接上「大傳統」、「大歷史」;這樣的連結,必然會產生「原來如此喔!」的驚嘆,歷史學者所關心的「歷史感」也才會油然而生,如此學到的歷史方有意義。死記一些無緣體會、理解的內容,不僅造成學習困難,也弄壞了學習歷史的「胃口」,許多學生認為歷史課很困難、無聊,癥結不外乎在此。
舉例來說,住在新竹北埔地區的人可以透過「金廣福公館」,瞭解閩南人、客家人和原住民之間複雜糾葛的歷史,習得重要的族群課題;此外,亦可以知道臺灣山區資源開發、聚落發展的過程,甚至可經由樟腦的開採來探索清代臺灣的國際貿易,以及與帝國主義之間的牽連,這些已經都進入了「大傳統」、「大歷史」層次。透過這樣的層層推擴,不僅歷史知識擴大、深入了,住在新竹北埔地區的人還可以擴大對於自己鄉土的理解,並且就這些延伸的課題與其他地方有相似課題的人們產生連結,形成可以交流分享的歷史視野。
又如臺北或高雄這兩大城市,對住在其中的許多人而言,兩個城市並非出生、成長的所在,於是每年到了春節前,人們都要忍受塞車之苦離開臺北或高雄「返鄉」。臺北或高雄的「都會化」是近代歷史,特別是晚近一百年重要的現象,兩個城市的居民若從自己周遭人事景物開始進行了解,一定能夠觸及臺灣史、中國史,乃至世界史的許多課題。而且,因為住在臺北或高雄這樣的「異鄉」,於是「懷鄉」才有了深刻意義,許多關於臺北或高雄的文學、歷史書寫因此經常充滿對於故鄉的殷切情感;透過「臺北」或「高雄」,人們在精神上連結了許多城鄉聚落——在臺灣的,甚至是在中國大陸的。到了後來,臺北或高雄作為「異鄉」、「故鄉」或「原鄉」的意義,甚至產生游移轉換,這是屬於「臺北人」或「高雄人」的重要故事。
「鄉土」毋寧是一種精神的存在,但必須透過實際的生活、引導、體驗、印證等過程,才有可能昇華,產生「有所根本」的感受,形成永不動搖的「鄉土之愛」。透過周遭人事景物關連性的層層推擴,「鄉土」或「鄉土之愛」內涵其實是可以延伸的,「大傳統」和「小傳統」(或者「祖國之愛」、「鄉土之愛」)未必衝突,甚至能相得益彰。
現在的中小學生關於「臺灣」的認識,多半來自書本,應該有所改變了。我們閱讀臺灣史、中國史或世界史的題材,其中最能親身體會、實地造訪的,就屬臺灣史,因為我們住在臺灣啊!對於臺灣歷史的了解,可以透過書本,但不應該止於書本。進入各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文史工作室,可以讓我們迅速掌握重要訊息,印證、拓展書本知識。如果想要更加滿足好奇心,並且試探更大的可能性,不妨直接抵達某個古蹟、老街、聚落、山川,親自了解其歷史、社會、環境與生態,而且儘量以步行(或騎腳踏車)方式貼近,安步當車,自在悠遊。在心態上,不應是浮光掠影般的「漫遊」,而是放下自己的「慢遊」。透過踏查、實地拜訪來貼近鄉土、重新發現臺灣的過程,將能更加豐富自己,因為深具意義的連結已經產生。
在上述的體認下,書寫通俗的臺灣史讀物因而成了一件很困難的工作,這必須帶起人地之間的連結、喚起一種出遊造訪的好奇感,並且能夠滿足、印證眾人來自不同角度的閱讀及體會;書籍雖不能取代實際的人文自然世界,但作者卻必須盡力在圖文之間傳達鮮活的認知與感受。依據這些標準,《臺灣開發故事》是目前可見一套極佳的讀物。這套書以「人地關係」為主軸,呈現細膩、豐富的歷史圖像,並且一路引領讀者通貫古今,因此成為我們悠遊臺灣的一個絕佳起點。
《臺灣開發故事》不是拿來按圖索驥用的,而是藉以別開生面,促動我們重新發現臺灣、深入了解鄉土。屬於臺灣的故事不可能僅止於這套書,後續的篇章留待我們親身去探索與紀錄。
重新「發現」臺灣而豐富自己
新北市
紅毛城看盡臺灣歷史 16
異國風情大融合的淡水 20
八里坌沒落,新莊崛起 25
從商業河港轉變為工業重鎮 27
三鶯走廊別有洞天 32
鳶山下的子民風光百餘年 35
黃金故鄉——九份的流金歲月 38
臺北第一大家族——劉雲年的故事 44
板橋因「林本源」家族而興旺 48
中、永和兩兄弟難分難解 52
文史工作室為臺北縣歷史扎根 54
新北市第一 58
臺北市
艋舺曾是臺北的代名詞 63
龍山寺是艋舺歷史見證人 65
社會福利不輸現代 69
大稻埕因茶葉而貴 72
臺灣新文化發源地 77
城內是現代化的先驅 82
士林為漳州人的天下 87
北投開發雖早,卻不發達 89
錫口的「小蘇州」消失了 93
安溪人守住了文山堡 95
都市發展的影響 97
新北市第一 100
桃園
蘆竹最早開發亦最寂寥 104
大園早年由閩、粵移民共同開拓 108
范姜家族創造新屋的歷史 110
楊梅人守不住「聚寶盆」 113
中壢、桃園分別成為財經中心 116
大溪是桃園文史的瑰寶 118
大溪傳統家具頂呱呱 123
清末日據初,商業達到巔峰 125
長年械鬥,交通不便,一蹶不振 127
三山國王廟不見了 130
客家人與大溪的淵源也很深 132
龍潭因大溪興盛而崛起 133
桃園縣地名閩、客並存 140
從龍崗看眷村溫情 142
桃園第一 146
新竹
王世傑是首位開發竹塹的漢人 152
竹塹曾為北臺灣行政中心 154
內、外公館為竹塹風光史的見證 158
新竹由平埔族和閩、客移民協力開發 163
姜秀巒是內山開發的最大功臣 166
各種不同的開墾形式 170
內灣線駛出一段歷史 175
閃耀的科技文化城 180
竹塹雜記 184
風城的客家風情 186
新竹第一 192
苗栗
中港溪是漢人開發苗栗的起點 198
龍港褪色的流金歲月 203
通霄、苑裡是「大甲蓆」大本營 207
縣治所在地的苗栗市 210
黃南球最大根據地——獅潭 216
三義出木雕,銅鑼不產銅鑼 220
南庄樟腦史和大湖抗日記事 223
賽夏族與泰雅族結親家 225
悲愴蒼涼的「矮靈祭」 227
寓意深遠的客家民俗 230
苗栗第一 234
新北市、臺北市大事年表237
桃園、新竹大事年表238
苗栗大事年表239
★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薦
★「好書大家讀」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