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本以真實歷史為背景的小說,帶你看見被時代加溫的情緒與勇敢。
西元1793年的費城,發生了嚴重的傳染病──黃熱病,主角瑪蒂達在母親也感染黃熱病之後,不得不和祖父離開他們在費城大街上所開的咖啡屋,往外地逃去。
一路上歷經缺糧、生病,又和母親失去聯絡,好不容易回到咖啡屋後,家中竟又遭宵小闖入洗劫一空,年邁體弱的祖父在奮力抵擋竊賊後不幸去世,留下了孤苦無依的瑪蒂達……
這是一本以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的小說,敘述著主角瑪蒂達如何應著當時環境的需要,從一個懶散的孩子蛻變成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的大人,並逐步達成自己的夢想,讓人感受到書中所散發出的意志力與愛。
【本書關鍵字】
黃熱病、歷史文化、自我成長、生命教育、人際關係、情緒療癒
【本書資料】
無注音
適讀年齡:11歲以上
【本書特色】
1.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之歷史小說
本書以西元1793年在美國費城所發生「黃熱病」傳染病為背景,帶領讀者了解當時世界之重大事件,建構歷史宏觀,以史為鑑。
2.啟發自我成長之生命教育作品
透過文學作品的啟發,提供讀者從故事情節及主角遭遇中,獲取生命的意義、自我成長的淬鍊。
作者簡介
羅莉.華爾茲.安德森Laurie Halse Anderson
生長於美國紐約州的錫拉丘茲。羅莉在小學二年級時,老師教她寫「俳句」,她從此愛上文字。羅莉最喜歡的書是字典,她坦承她的拼字很糟。求學時代,她曾發下宏願要把圖書館的每一本書都讀完,圖書館在她眼中是天堂,圖書管理員更是她最心儀的工作。羅莉的寫作範圍很廣,遍及各個年齡階層。她為幼兒寫圖畫書,也為中年級的小學生和青少年寫小說,同時為學生與教師開辦寫作班。作品《我不再沉默》曾獲「普立茲文學獎」銀牌獎。
譯者簡介
林靜華
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獲文化部「圖書著作金鼎獎」。曾任職聯合報系歐洲日報編譯組副主任,現為自由譯者。譯作有《最後的製圖師》、《中間人》、《陪我走過1793》、《虎皮魔毯》、《曠野迷蹤》、《踏上天堂嶼》、《宇宙最後一本書》等(以上皆由小魯文化出版)。
內容試閱
栩栩如生的歷史小說
文/林靜華
《陪我走過1793》是一本以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的小說,時間是在西元一七九三年八月,地點是當時的美國首都費城。那年費城發生美國史上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以埃及斑蚊當作媒介的黃熱病。那個時代美國的醫藥仍不發達,聽診器與體溫計都尚未發明,醫療技術停留在放血與草藥的民俗療法上,黃熱病有如歐洲的黑死病,不但來勢洶洶,而且如野火燎原迅速蔓延,短短三個月內便奪去了五千條人命 ,占當時費城人口的十分之一。
十八世紀末的費城是剛獨立不久的美國第一大城,一個人口集中的地區,美國總統華盛頓以及傑弗遜等許多名人政要都在當地定居。黃熱病一夕之間爆發,費城居民死的死、逃的逃,商店歇業,市集關閉,有錢人紛紛逃往鄉下,連總統也避居他處,費城幾乎變成一座空城。加上附近鄉鎮接二連三對當地居民實施隔離,在糧食、醫藥與金錢都缺乏的情況之下,暴民與宵小肆虐,闖空門與劫掠的事件時有所聞 ,使留守城內的居民宛如置身煉獄。這是費城史上最黑暗慘澹的一頁。
故事就從這裡開展。十四歲少女瑪蒂達和寡居的母親與祖父,在費城大街上開了一家咖啡屋,黃熱病爆發後,母親遽然病倒,瑪蒂達和祖父不得不逃命,卻又不幸半路遭到車伕遺棄,瑪蒂達一面要照顧祖父,一面要尋找糧食,終於自己也病倒了,幸好有法國醫生用正確的方法醫治,瑪蒂達才倖免於一死。她在與母親失去聯絡的情況下,和祖父費盡千辛萬苦回到咖啡屋,不料家中遭宵小闖入洗劫一空,祖父又因年邁體弱,在奮力抵擋竊賊後不幸去世,留下孤苦無依的瑪蒂達。
瑪蒂達家中原本有一名廚孃叫愛麗莎,是個已經贖身的黑人,沒有種族歧視觀念的瑪蒂達與她十分親近。愛麗莎是當時一個由非洲裔黑人組成的「自由非洲人協會」成員之一。這個協會在黃熱病盛行期間,勇敢地承擔起探訪、照料城內無人聞問的黃熱病病患的重責大任,溫暖了許多孤苦無依的心靈。
瑪蒂達將祖父埋葬之後,偶然與愛麗莎重逢,總算又有了依靠。不久,冬天來臨,大家期盼的降霜終於出現,病媒蚊大量減少,黃熱病也因此受到抑制。瑪蒂達與愛麗莎於是攜手合作,咖啡屋重新開張,堅強聰慧的瑪蒂達以自己的一套構想經營她夢想的事業,同時與母親團圓,故事到此圓滿結束。
作者羅莉.華爾茲.安德森寫這本書時做了許多考證,她以生動的筆觸描繪髒亂的碼頭、熱鬧的市集、費城遭到黃熱病入侵前後的鮮明對比,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猜忌」、「冷漠和善良」、「無私的愛」等等與生俱來的特質。她以幾條故事線編織出那個時代居民被加溫的情緒,讀者看到少女瑪蒂達應著環境的需要,從一個懶散的孩子蛻變成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的大人。她同時巧妙地藉著書中人物的對話、獨白和瑪蒂達的機智,讓讀者了解當時美國的民俗療法、對醫療方法的歧見、市面上的物資缺乏、身分自由的黑人對社會的偉大貢獻,以及費城社區的崩潰。作者並且在每一章的開頭,引述那個時代的書籍、日記、報章雜誌的內容作為引子,文後的「附錄」更足以說明她在歷史考據上所下的功夫,使讀者在閱讀這本小說之餘,無形中也認識了美國的歷史,無怪乎書評家讚揚這是一本值得圖書館典藏的書籍,這也是本書榮獲多項獎項的原因之一。
目次
栩栩如生的歷史小說/林靜華
這本書是誰寫的?
認識一下故事裡的靈魂人物
第一章 一七九三年八月十六日
第二章 一七九三年八月十六日
第三章 一七九三年八月十六日
第四章 一七九三年八月十六日
第五章 一七九三年八月二十四日
第六章 一七九三年八月三十日
第七章 一七九三年八月三十日
第八章 一七九三年九月二日
第九章 一七九三年九月二日
第十章 一七九三年九月六日
第十一章 一七九三年九月七日
第十二章 一七九三年九月八日
第十三章 一七九三年九月十日
第十四章 一七九三年九月十二日至二十日
第十五章 一七九三年九月二十二日
第十六章 一七九三年九月二十四日
第十七章 一七九三年九月二十四日
第十八章 一七九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第十九章 一七九三年九月二十六日
第二十章 一七九三年九月二十七日
第二十一章 一七九三年九月二十七日
第二十二章 一七九三年九月二十七日
第二十三章 一七九三年九月二十八日
第二十四章 一七九三年十月一日
第二十五章 一七九三年十月十四日
第二十六章 一七九三年十月二十三日
第二十七章 一七九三年十月三十日
第二十八章 一七九三年十一月十日
第二十九章 一七九三年十一月十日
後記 一七九三年十二月十一日
附錄
導讀 他山之玉/吳敏而
聽聽他們怎麼讚美這本書
★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最佳兒童讀物
★美國圖書館協會最佳青少年讀物
★美國兒童圖書館協會最佳兒童讀物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新生閱讀推廣計畫」推薦選書入選書單
★「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新北市推動閱讀優良圖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