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介紹
本書以融入趣味的描述,將傳統與現代的衝突娓娓道來、細細呈現,也留下空間,讓人思考「傳統」究竟該何去何從?
書末以趣味橫生的小百科方式,帶著孩子認識傳統歌仔戲,並感受歌仔戲在過去生活中的況味。
作者簡介
呂紹澄 1955年生,現任新竹縣照門國民小學校長,從事兒童文學創作斷斷續續有二十幾年了,作品包括童話、童詩、兒歌,曾經獲得教育部文藝獎、三次洪建全兒童文學童話創作獎,出版作品有『最後一場戲』、『石城天使』(洪建全基金會)、『小黑炭和比比』(九歌出版社)、『誰偷吃了雞蛋』(企鵝出版社),『創意神豬』(九歌出版社),其中『小黑炭和比比』曾經被中國時報評為1990年最佳童書。
序/導讀
假如你到新竹關西來作客,下了交流道之後,轉入通往坪林的鄉間小道,會看見碧綠的農田,蜿蜒潔淨的小河,還有仍在運轉、古味十足的水車,接著有一排茄苳樹。那裡就是我曾經念過的小學--坪林國小,緊鄰著茄苳樹的旁邊,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廟宇--元和宮。
我念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因為學校教室改建,教室不敷使用,我們因此搬到廟宇的廂房去上課,下課時間,我們會相互較勁,看誰比較大膽,敢去摸媽祖婆的衣服,這個時候廟公會拿著竹掃帚趕我們,我們就在神像及供桌間穿梭、追逐,自得其樂。
遇到廟會的日子,在學校本部讀書的同學還得上課,我們卻可名正言順地停課,觀賞難得一見的迎神廟會以及野臺戲。
看戲時,我們一下子在臺前觀看,一下子跑到後臺,後臺陳舊的木箱、琳琅滿目的戲服,以及頂著一張濃妝豔抹臉孔的演員,總會讓我們看得目瞪口呆。
在那個物質欠缺的年代,電視機並不普遍,看戲成為物廉價美的大眾化娛樂,只要戲一上演,整個村子都沸騰起來,大家扶老攜幼前去看戲,再加上各式攤販,把戲臺四周都塞爆了,那種盛況至今仍歷歷如新。
一直到現在,每一次開車經過坪林國小、元和宮,我都彷彿聽見當年學子的琅琅讀書聲,以及臨時搭建的舞臺上,生旦淨末丑,聲嘶力竭賣力演出的情景。並想著,如今他們在哪裡?
「最後一場戲」這個故事,說的就是一個傳統戲劇有關的故事:小男孩阿龍一家都是「名流傳統歌劇團」的成員,但隨著時代的改變,傳統戲劇不再流行,演出的場次愈來愈少,劇團眼看著就要難以支撐了。然而,阿龍的阿公,也就是劇團的團長,卻一心希望阿龍長大後接下劇團,然而,阿龍並不喜歡演戲,而劇團的兩位重要團員寶哥、雄哥也想要另尋出路。阿公不得不決定解散劇團,只等著在村中廟宇重修工程完成時,演出最後一場戲。在這期間,阿公因為劇團暫時歇演,失去生活重心,而患了老年癡呆症……
這個故事蘊含了我兒時對傳統戲曲的深刻記憶與深刻情感。同時,在故事中,也藉由阿公與小男孩的互動及精采的情節,將傳統戲曲種種有趣的背景知識溶入其中,並希望傳達出傳統戲曲在過去生活中的價值,以及它日漸沒落的心酸。
即使再怎麼心酸,時代的巨輪是誰也無法抵擋的,傳統戲劇失去舞臺、失去觀眾,也只能徒呼奈何。只不過,不管哪一個行業,當它有舞臺的時候,就要盡情發揮,失去舞臺時,感歎之外,更要積極再開闢新的舞臺,就像故事裡寶哥雄哥最後希望將傳統戲劇,以精製化,到校園推廣的方式,好燃起新的生命力。
有句話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舞臺上的戲曲反應人生百態,往往峰迴路轉,扣人心弦,真實人生也常在「山窮水盡」和「柳暗花明」之間來回反覆。
只要像故事最後懷抱著希望,不怕「山窮水盡」,相信總會「柳暗花明」;不怕跌倒,相信跌倒後總會站得更穩,那就是精采而成功的人生。
目錄
孩子的心是最柔軟的,孩子的成長故事最美麗動人……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人物素描
第一章 序曲
第二章 天官賜福扮八仙
第三章 粉墨登場學唱戲
第四章 螃蟹濡沫救師爺
第五章 童年生活一場戲
第六章 包公臉譜出明牌
第七章 夢裡不知身是客
第八章 無情歲月催人老
第九章 夢裡尋他千百度
第十章 名流最後一場戲
第十一章 今朝揮手送別
第十二章 明日坐看雲起時
第十三章 宛如平地一聲雷
附錄:歌仔戲小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