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介紹
作者簡介
辛西亞.佛特 美國當代兒少文學作家,1942年2月25日出生於波士頓,在康乃狄克州長大。在少女時代,她遵循雙親意願及家族傳統,至住宿學校就讀,她表示這段住校經歷激發並培養出她的獨立自主性格。她於1963年自歷史悠久、頗富盛名的史密斯女子學院畢業,之後便進入紐約一家大規模的廣告公司工作。她於1964年結婚,婚後搬至新墨西哥州聖大非市定居並執教。和丈夫離異後遷居至馬里蘭州,在安那波利斯的一所小學教書。於1974年再婚,懷孕後開始於教書之餘寫作,現居緬因州。她鼓勵學生藉由思考探索心靈,認為教書就像出去吃晚餐,圍桌而坐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談談他「真正的」興趣是什麼。對於寫作與教書,她具有同等的熱忱,且永遠不變。
她在唸高中時便立定志向要成為作家,但卻在教小學五年級學生時,為了尋找適合學生的讀物,才走入兒童文學的天地。她表示:「做為兒童文學的讀者,我感到欣喜又興奮;做為一個作者,我覺得彷彿有人為我打開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片全新的視野。」在寫作時,她經常從一個問題出發,寫下想法之後便擱置一旁,任其發酵。一年後她要開始寫作時,便列出許多角色,看要如何安排。辛西亞認為揣摩人性中正向且真實的部份是十分有趣的。她的著作以細膩的敘述,鮮明的地域特性,強烈的人物性格,以及文字和情節的明快節奏著稱,風格獨具。
辛西亞的第一本小說於1981年出版,此後二十多年陸續出版二十餘本著作,質量俱佳。代表性作品是「回鄉」系列的七本小說,背景是美國馬里蘭州東海岸一個小城鎮,敘述提勒曼家族和他們友人的故事,贏得「社會研究領域傑出童書獎」;其中《回家》(Homecoming)既是該系列的首部小說,也是她的首部作品,續集《荻西之歌》(Dicey’s Song)贏得1983年紐伯瑞文學獎金牌獎,《孤獨的藍》(A Solitary Blue)則獲1984年的紐伯瑞文學獎銀牌獎。1983年出版的《卡蘭德文件》(The Callender Papers)是以十九世紀美國波士頓為背景的浪漫推理小說,榮獲1984年美國「愛倫坡獎」最佳青少年小說獎。作品屢獲大獎之外,辛西亞還榮獲1989年美國全國英文教師協會青少年文學獎,及1995年瑪格麗特.愛德華獎(Margaret A. Edwards Award),該獎由美國國家圖書館協會頒發,表彰作者對青少年文學的卓越貢獻。
譯者簡介
麥倩宜 國立政治大學外文系畢業。曾擔任聯合報系新聞編譯、出版社英文主編。現為專職譯者與文字工作者。 譯作有《朗讀手冊》、《心塵往事》、《神奇的王國》、《工作的樂趣》、《小河男孩》、《我是乳酪》、《羅吉娜》、《邊緣小子》、《小天才與傻大個兒》等數十本書。
◎ 重要文學大獎介紹
愛倫坡獎(Edgar Allan Poe Awards) 愛倫坡獎設立於一九四六年,每年由美國推理作家協會(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頒發,評審皆由該協會成員擔任。起初只有「最佳新人獎」,歷年來陸續增加。至二○○六年底已超過10類,包括「最佳長篇小說」、「最佳新人獎」、「最佳平裝初版」、「最佳評論或傳記」、「最佳罪案實錄」、「最佳青少年推理小說」、「最佳兒童推理小說」、「最佳舞台劇」、「最佳電視劇集」及「最佳電影」等。 美國推理作家協會主要由推理作家及罪案寫作專家組成,該協會之宗旨為提升推理小說及罪案寫作之地位,並爭取大眾對推理小說作家的認可及尊重。頒發愛倫坡獎是該協會每年盛事之一,該協會頒發的推理小說大獎還有:「推理大師獎」,表彰在推理小說界有重要成就的作家;「艾勒里.昆恩獎」,為獎勵推理作品出版領域中傑出的團隊或個人而於1983年設立;「大烏鴉獎」,表彰推理小說領域中寫作之外的傑出貢獻,曾頒發給書店、圖書館、雜誌編輯、讀者及書評家等不同的團體及個人。
瑪格麗特.愛德華獎(Margaret A. Edwards Award) 瑪格麗特.愛德華獎設立於一九八八年,由美國青少年圖書館協會(YALSA)主辦,學校圖書館期刊(School Library Journal)贊助。該獎是為表揚對青少年文學有長期貢獻之作家,評審團會同時選出該作家特別值得推薦的暢銷作品,選擇要件為能幫助青少年讀者認識自己,以及個人在人際關係、社群、及世界上扮演的角色及重要性之作品。 在二十世紀中期,青少年文學尚未成形,而瑪格麗特.愛德華首先注意到青少年的閱讀需求。瑪格麗特在30歲時進入圖書館服務,為了和青少年一同閱讀,她決心讀遍所有需要讀的書。她自述:「我把整疊書堆在椅子的一側,每讀完一本,就堆到另一側。我坐電車時讀,坐公車時也讀,等看牙的時候讀,吃中飯的時候也讀。」這樣的馬拉松式閱讀持續了數年,使得瑪格麗特有能力在圖書館成立青少年讀物區,並多方推廣青少年閱讀。 在瑪格麗特的努力之下,不僅圖書館開始注重青少年文學,出版商也開始針對青少年讀者出書。青少年讀物不再只是冒險或浪漫愛情故事,開始出現關切重要議題、筆法優美的出色作品。同時,專家們也著手規劃獎項以鼓勵優秀作品。學校圖書館期刊的發行人和青少年圖書館協會接洽,希望能成立一個獎項以表彰對青少年文學有長期貢獻的作家,該獎項於一九九○年更名為「瑪格麗特.愛德華獎」,以紀念這位青少年文學的開路先鋒。
序/導讀
撥開疑雲,還原真相——浪漫場景中的推理解謎
文/麥倩宜
浪漫的十九世紀背景中,早熟獨立的孤女琴.文萊特在奇特的機緣下,進入了豪門山莊,負責一項艱鉅的任務——整理卡蘭德家族文件。琴在那十二箱的文件書信中,發掘出一些蛛絲馬跡,關乎女主人離奇的死亡,她也因此置身重重疑雲和危機之中。埋藏多年的祕密慢慢被揭露,進而牽扯出一連串的愛恨情仇,暴露爭奪家產的勾心鬥角,呈現人性的貪婪,以及真情與理性的可貴……
「要仔細想清楚……」這是琴的康絲坦姨媽對她的最高教養原則,也是臨危不亂、冷靜思考的重要指標;在康絲坦姨媽的撫養下,十二歲的琴年紀雖小,卻擁有超齡的獨立與理智,能夠堅定地面對環境的考驗,充分發揮她的冷靜與智慧,抽絲剝繭,解開一個個原本混亂不明的謎團,撥開重重疑雲,從堆積如山的文件書信中,還原了大宅家族史的真相,也解開了令她困惑多年的身世之謎。
對現代的青少年而言,獨立的思考能力是至為重要的,面臨瞬息萬變的世界、多元化的媒體與資訊爆炸等外在誘因,如何在混淆的亂象中審慎分析、「仔細想清楚」,以釐清事實真相,是相當困難的挑戰,若能通過這項歷練,培養冷靜思考、明辨是非,並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對於人格的養成助力極大。 這個看似浪漫小說的推理故事深富教育意義,更充滿了偵探破案般的懸疑與樂趣。孤女隻身前赴豪宅,置身陌生複雜的情境,遭遇許多人與事,面對有各種可能的未來,再加上家族祕史和離奇命案等,皆具備了通俗浪漫小說的基本架構,令人聯想起維多莉亞.荷特(Victoria Holt)《 米蘭夫人》(Mistress of Mellyn)等膾炙人口的浪漫經典名著;不同的是,本書歌頌的並非愛情,而是親情與友情,並強調審慎思考的重要性──這是推理小說的基本要素。而書中更點出真誠、理性與信任的人生光明面,揭露人性貪婪、金錢腐蝕人心、善惡有報、自作自受的道理,以推理小說的模式吸引了眾多讀者,不愧是老少咸宜的得獎佳作,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