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 活動報導
【閱讀力+寫作力教學研習營】7/7 座談會精采問答
作者:    瀏覽人數: 1986   2007-11-25   分享
【閱讀力+寫作力教學研習營】‧7/7活動報導

  撰文/小魯小記者

                                           
                                            
    結束兩堂精采的課程後,緊接著是閱讀與寫作座談會,由小魯副總編輯鄭如瑤小姐主持,小魯出版社社長陳衛平先生、趙鏡中老師及陳鴻銘老師擔任主講人,一同回答學員的問題。小魯特派記者選錄了最精采的問題,和讀者們分享!

 

 Q在推薦閱讀書單時,會不會因為個人的喜好而有遺珠之憾,或是因此導致閱讀上的偏差?在五六年級的教室圖書櫃中,該不該放探討議題較深的書籍?
 
  陳鴻銘老師:我建議大家先觀察學生喜歡看什麼樣的書,再依據學生的喜好推薦同一類型的書籍,譬如孩子愛看柯南,就推薦亞森羅蘋給他,再來推薦福爾摩斯、克莉絲汀,在此過程中,培養出選書的能力。每個人的喜愛不同,不同時期也有不一樣的閱讀類別,重要的是閱讀能力,因為閱讀的題材隨時可換,有了能力,就不怕看不懂各種類別的題材。我們很難訂出一套選書標準,完全符合每一個人的需求,有時候預設學生要讀什麼,反而先設限了學生的能力。老師要提供各種的管道與方式,就像是自助式餐廳,擁有豐富的菜色,但是客人走過來要吃什麼,就要給人家吃!在美國,並沒有選書標準的規定,他們的教學綱要較寬鬆,老師可以自己決定語文教材,但他們會推薦一定的經典文學,也知道學生已經讀過什麼樣的書,再來做調整。
 
  趙鏡中老師:如果很在意學生該看什麼樣的書,那就該作適度的引導,帶得有趣,學生自然就進入了這個領域。像大陸便規定每個小學生畢業生,必須讀完145萬字的文章,75首古詩詞。這樣規定的好處是保證國家有一定的閱讀水準。
 
  陳衛平社長:老師有自主權、民主權,要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要有能力。有自主性但沒能力,該怎麼辦?當自主性提高時,能力也要相對提高。任何規定都只是大約的狀況,不管是市調還是推測,都不能究竟。
 
Q有些相當優秀的青少年文學小說,因為加上了注音,而使得高年級的學生「不屑」閱讀,請問老師對此有何看法?下次出版書籍時,是否能將此點列入考慮?
 
陳衛平社長:我們的困擾絕對比你們大。小讀者也會呈現M型社會的型態,社會會醞釀一股力量,慢慢往上走。由無知到知的過程,需要經過溝通,自己不要先設限得太狹隘。小孩也在教育大人,教育中碰到的問題,一定要透過大量的溝通該去互動。有時候爲了生存必須如此,但會慢慢地改。
 
Q我現在正帶領著學生一學期閱讀19本書,請問要掌握哪些要領和原則,才不致於造成學生的壓力而產生反效果,變得不喜歡閱讀?
 
趙鏡中老師:大人比較難敎,台灣教材的品質參差不齊,若能模糊課內課外的閱讀界線,把好的作品融入教材中,是最好的方法。
 
陳鴻銘老師:就像今天的課程一樣,挑選有趣的片段作「book talk」,激起學生去翻書的意願,或是念給他聽,聊一聊即可,不要想「非得要怎樣」,就算是短短的二十分鐘,也可以變成有趣的討論。
 
Q我們一群大人組了一個讀書會,讀書會的模式是先閱讀書本,再藉由戲劇呈現出來,以協助孩子理解。孩子看了表演之後,再進行問題與討論。請問這樣的方式,還有哪些部份可以加強?
 
趙鏡中老師:提問是學習的開始,也是理解課程的好方法。那麼,什麼是好的問題呢?問題分成三個層次,第一種為推論性的理解,是最基本的;第二種為批判性的理解,也就是對文本呈現的看法;第三種為創造性的理解,能夠提出自己的洞見。再進行討論時,需特別注意這部份。
 
陳鴻銘老師:我比較擔心的一點是,表演並非閱讀的捷徑,閱讀就是閱讀,若誤解了表演的意義,只求速成,效果不見得較好。
 
陳衛平社長:提問題才是成長的關鍵,論證的訓練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可分為事實性的問題、詮釋性的問題、價值性的問題、創造性的問題,慢慢引導學生作更深一層的思考。
上一則 下一則
購物說明 | 會員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電腦版
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 2016 Tien-We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