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 活動報導
「2024年小魯共讀計畫」〜〜【第一場】《聽說,那山有仙石》線上研習活動報導
作者:    瀏覽人數: 671   2024-05-09   分享
時間:5/8(三)19:00-21:30
地點:線上

*透過閱讀而有所得,參加閱讀社群(讀書會),感受閱讀的樂趣。
*謝謝曼玲導讀,這本書非常好看,閱讀時因為不同的「第一人稱」,的確是需要不斷的調整。
*.創造虛構的國度、人物、語言,真的好厲害!
*謝謝曼玲老師這麼精采的故事,讀到最後,我好心疼雅庫啊~~然後好怕自己上課時會突然罵出「薩狼的」XDDD

✨感謝今天參加「2024年小魯共讀計畫」〜〜【第一場】《聽說,那山有仙石》線上研習的小魯好朋友們的分享。

✨從作家陳曼玲的創作探究,讓我們一起來鼓勵孩子閱讀《聽說,那山有仙石》,不管讀多少,都可以參加七月書友會,享受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唷。

◆虛構中的虛構
「虛構人物」的前傳故事,無疑是虛構中的虛構。
《聽說,那山有仙石》的創作型式是在原著的虛構基礎上,覆蓋另一個虛構故事,讀者在兩個文本間抽離比對、來回游移,建構出讀者的個人理解。作者陳曼玲試圖透過兩層包裝,將虛構故事擴充成更大的虛構幻象,延伸閱讀想像的樂趣。

◆為什麼是孫悟空?
◎皮諾丘、彼得潘、湯姆
缺乏同理心、任性、無知的皮諾丘;不想長大的「永恆少年」彼得潘,和調皮搗蛋的湯姆,他們的故事帶給兒童不同面向的成長價值。中國經典兒童文學中,是否也存在行為可議、值得探究其成長過程的特殊角色?相信許多讀者心中最難以分說的英雄人物,非齊天大聖孫悟空莫屬!
◎孫悟空「小時候」?
卻鮮少有作品提及孫悟空「小時候」是怎麼過的?可能有人會質疑,從石頭迸出來的猴子有童年嗎?他的童年應該是一隻小猴子?一塊石頭?還是一個人類孩子呢?
◎謎?謎?謎?解開西遊記之謎
從這個撲朔迷離的敘述作為啟程,作者撰寫知名虛構人物――孫悟空的故事,探究「不為人知」的心之根源,與讀者一起回溯他少年時的境遇,勾勒出悟空何以成妖?何以滅魔?的另一種演繹方式。

◆虛構國度的設定
《聽說,那山有仙石》原始構思遊走於《西遊記》的脈絡,主角拾參和雅庫最終仍走入原著故事的起點,仍是大鬧天宮的美猴王,因此故事背景的合理性、真實感以及時代氛圍的營造,都是作者創作之初耗費最多時間構思的基礎。
◎虛構語境設定
為什麼要編創「車盧語」和「崎漠語」?
故事的主要舞台──崎漠,是四十三年前被車盧殲滅、併吞的邊境小國。戰敗國子民在「宗祖國」數十年的推行之下,理應以車盧語為母語。然而崎漠村地處偏遠,話語使用自成一套方言系統,不論是詞句、腔調、慣用語都和正統車盧人構成差異性。

◆十四個第一人稱
小說中以第一人稱──我,來說故事。全書十四個篇章以不同角色、不同時期的身份為名,並由該人物作為主體展開敘事,邀請讀者介入「變動敘述者」和「主觀事實」之間,取得不同角度、不同觀點的真相拼圖。
這個書寫策略,在篇章中提供敘事者個人觀點,透過他的眼睛、耳朵觀察事件;經由他的想法、感受判斷事實。讀者可以從每個角色主述的內容,獲得故事流動中的情節片段,但什麼是真實?什麼是欺瞞?何者為正義?何者又是邪佞?必須等待故事中唯一「全知」的人──讀者,根據自己的情感、想像、經驗和期待等因素,去解讀、定義自己的文本。

◆覺察生命―—向讀者揭示的意義
◎重新定義自我且多一份理解與體諒
讀者透過「重新定義」固著的角色,進而重新閱讀、思考自我及他人,面對未來的世間冷暖,多一份理解與體諒。
◎懷憂喪志或變成金剛不壞之身
人類擁有內在的轉化力量,不要害怕遭遇困境,人終究會因為「傷」變得更加堅強,帶著新生力量榮耀歸返。



上一則 下一則
購物說明 | 會員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電腦版
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 2016 Tien-We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