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 最新消息
一場城市與人的邂逅──孫心瑜談《香港遊》
作者:    瀏覽人數: 1389   2015-07-30   分享
      
      
        這次博客來與香港書展同步舉辦線上書展「行路香港」,特地與創作《香港遊》 的臺灣繪本家孫心瑜合作。香港在地媒體盛讚:「這不是過客的香港遊。」全書無文字,僅以一幅幅線條簡潔、色彩鮮明的構圖,勾勒出香港的風景與故事。說到《香港遊》的創作歷程與發想,孫心瑜這麼跟讀者說:
 
Q1.《北京遊》以及《香港遊》 的裝幀相對有整體性,請問您如何選擇筆下描繪的城市?這兩本開始會發展出一個「城市漫遊」的書系嗎?
  之前信誼出版社因得獎而出的《一日遊》和《午後》,以臺北市為創作背景是我個人的選擇。《北京遊》、《香港遊》 ,包括接下來可能的城市都會是出版社的考量。當初跟小魯文化討論,《香港遊》 的風格與開本是否需要與《北京遊》成套。沙總監很尊重我的個人創作,完全不預設立場,任我自由發揮。
  所以「城市漫遊」也許是個系列,但是都是針對該城市的個別特性對我的觸動,來決定要如何表現。而《香港遊》 與《北京遊》雖然畫風開本皆異,但最後的封面設計刻意讓兩書感覺有稍許整體性,是出於我對銷售上視覺印象的考量吧。
 
 
Q2.可以請您說說《香港遊》 背後的創作故事以及發想嗎?
  香港去過多次,有路過有專程。大學時代去住過淘大花園的香港僑生家,當時的新界還很荒涼,貼近過如鳥籠般不可思議的香港居住環境;自己旅遊則住過半島等高檔酒店,一般觀光客行程也玩過。當決定要畫《香港遊》 後,在香港太古城住了一週,發揮自己雙腳走透透的本事,逐一踏遍港島九龍等一般人所熟知的繁華香港街巷,也搭公交車前往西貢、赤柱等濱海度假勝地;而在地朋友帶領去看外勞收容、深水埗遊民等一些底層的香港,或如新界農地爭議、六四維園紀念等社會議題;品嚐介紹巷弄美食,體驗梅窩、大澳等與我心中既定全然不同的香港印象。
  發想過程中,沙總監提出她對香港各色交通工具印象深刻,我也將其運用在引導畫面動線。而中國小女生從深圳來港,英國小男生搭飛機進入,則是我對香港做為中國面向世界的出口,與西方人接觸中國的前哨,文化中西交融卻也多為過客跳板的一個基調想法。
 
 
 
Q3.可以問問您畫的下一個城市會是哪裡嗎?
  臺南。
 
 
Q4.有想對喜愛您的讀者說的話嗎?
  一直到今天,我都還不是很確定我的讀者在哪?我不是體貼的作者,很少替讀者設想,尤其在讀者普遍年齡層低幼的繪本世界,又不願跟所謂的兒童觀點妥協。因而,能有緣接觸看過而喜歡我作品的,不論老少我都心存感激。謝謝他們看到我說不清楚的用心,願意給我機會繼續喃喃自語。
完整閱讀
「行路香港」線上書展
 
 
上一則 下一則
購物說明 | 會員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電腦版
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 2016 Tien-We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