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父親的背影──《我們去釣魚》(2013/3/4)
作者: 文/兒童文學作家 劉思源
瀏覽人數: 1158
2013-03-04
分享
追尋父親的背影
如果有一天你走了,你想留給孩子什麼?
大部分的人都會希望留給孩子一些有形資產,如房子或錢財等,反映出心底最真實的盼望(或是恐懼)──孩子能夠一生豐衣足食。
生態繪本作家邱承宗反思其道,透過本書傳遞另一種無形卻更真實的資產──如何把思想和信念代代傳下去,延續我們的熱情、奮鬥和希望。不同於之前的作品《我們的森林》,擁有飽滿的知識性和寫實性,這次他以擅長的生態繪畫,表現一個情感豐沛的主題「父與子」,探索心與心之間的共鳴。
圖的留白
本書的構圖利用了簡單的點、線、面元素,再配合顏色的音符,譜出季節與生命的循環,彷彿一首充滿節奏的生命之歌。例如僅用一條曲線便勾勒出一方水岸或一道山脈;幾許繽紛色彩、大小圓點,便形成四季不同風景。
此外,書中大片留白玩耍著各種遊戲:有時延展文與圖,有時襯托形與色、有時勾勒光與暗,例如其中幾幕父親的背影由大片的白色塊組成,既顯現父親巨大的身影,也延伸了文字的情緒。之後,父親與孩子對調,大片留白變成孩子的背影,應是暗示生命流轉吧。而冬天雪色、清澈水色也皆用白來妝點。
白非白,白是無限可能。
文的留白
本書文字也極精簡,卻充分利用重複的技巧,不斷的強化文字的重量。例如書中簡單的父子對話「走,我們去釣魚」、「有魚、有魚」,隨著季節反覆的出現,架構起本書的主要軸線。其中最經典的一句,兒子問父親:「魚在哪裡?」父親回答:「在湖底,在心裡」,短短六個字即說出父親最深沉的心意。
沉默的力量,如暗潮,洶湧。
意的留白
有些圖看似簡單,卻藏著無數祕密等待讀者去看、去想。例如扉頁的圖像,初看像是父、子、孫三個人一起在岸邊釣魚;但細細思索,或許根本只有一個人,他曾經是兒子,後來當上父親,再當上祖父?一張簡單的三人剪影,或許演出人的一場生命循環。那張閃爍滿天星星的夜景圖,是透過樹梢望向天際;還是透過水中倒影數算星星?而父子倆的身影一會兒大、一會兒小,臉也始終看不清、看不到,又有什麼玄機?
我覺得這本書是爸爸寫給孩子的一封深情書。而你,願意讓孩子看到什麼樣的背影?是工作的模樣?是牽著家人的身影?希望我們都能努力把珍視的一切,也許是土地,也許是森林,也許是愛,藉由孩子們傳遞下去──成為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