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我們的森林》臺南新書分享會(2011/11/22)
作者: 詠淨
瀏覽人數: 964
2011-11-22
分享
臺南市立圖書館兒童閱覽室重新開館後的第一場活動,很開心是獻給這樣一本有意義的書。
──臺南市立圖書館館長 葉進良
「哇!這真的是畫出來的嗎?」這是小朋友看過邱承宗《我們的森林》這本「無字圖畫書」之後所發出的驚嘆。
「喔,有兩個紅紅的點點……啊!是瓢蟲……哇!瓢蟲變小了……喔,有一隻小鳥飛下來了,有一隻小鳥飛走了。」才三歲的小朋友一頁頁翻動書頁,不斷用他所知道的詞彙來說故事。其他小朋友們銳利的眼睛也不斷發現畫面中隱藏的圖像,「啊!那邊有烏龜!」、「有一隻水牛耶。」、「這裡有一隻狐狸!」還有小朋友在一棵大樹的樹幹上發現了書中完全沒有提示、說明的隱藏文字──「這邊有個『W』!」連作者邱承宗都訝異於孩子的敏銳觀察,這是他特地在畫中隱藏的密碼──臺灣的英文「TAIWAN」。
生長於臺中,日本東京攝影專門學校畢業的邱承宗。幾經人生波折,四十歲過後,發現自己可以用畫筆詮釋生命,至今創作不輟。作品曾獲「臺北市優良圖書獎」、「行政院新聞局最佳兒童及少年科學類圖書金鼎獎」等多項獎項,並曾以《蝴蝶》入選2000 年義大利波隆納兒童插畫展,為臺灣以非文學類作品入選的第一人。曾經創立「紅番茄出版社」,出版了許多自製繪本,在過程中因發現「有生態畫家」比「有生態書籍出版社」重要,毅然決定投入生態繪本的的繪製。
喜愛昆蟲,更熱愛追尋昆蟲生態的奧祕的邱承宗,最大的心願是能隨心所欲地描繪、拍攝、調查昆蟲生態。為讓更多人也能毫無顧忌地奔馳於自然美感的幻想空間,也為喚醒人們對森林的記憶,希望父母能多利用假日的時間,帶著孩子走進自然中,重建孩子對森林的喜好,他在書中大量運用鏡頭拉近拉遠的方式,從一隻瓢蟲背上的紅、黑斑紋,拉遠至白鷺鷥、臺灣藍鵲、黃肩長角花金龜、金豔騷金龜、高砂蜻蜓等昆蟲或哺乳動物的相貌,乃至整個森林的林相,帶領讀者從森林中細微處開始,展開一趟自然觀察之旅。
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教師溫美玉老師表示:我在這本書中看見作者幾十年來對臺灣環境的熱愛,光有技巧的畫家是不可能畫出這樣的畫的!一開始,它會讓人以為是本攝影書,如同在鏡頭底下拍出的特寫畫面,其實裡頭的每張圖、每個景物,都是邱承宗一筆一畫,帶著充滿想像的詮釋,加上內在情感所創作的「無字圖畫書」。全書還藏了許多繪畫密碼,又如一幕幕的戲中戲,許多只有孩子能想像到的角色都潛藏在畫中畫裡,兒童文學作家幸佳慧也讚歎道:「這是本令人驚豔的作品!寫實的畫面中又隱含了許多藝術的機制、電影的運鏡、藝術美感的呈現以及人文關懷的議題,不是單純用攝影可以帶出來的。」
《我們的森林》中出現的森林風貌及物種是怎麼決定的呢?原本邱承宗老師列了大約一百種的昆蟲、鳥類等生物,但臺灣的森林風貌太過豐富,考量到通常家長能帶著孩子去到的地方還是屬於低海拔的森林,老師於是將焦點專注在低海拔的生物,刪除了所有中高海拔、不易被孩子看見的生物,為的就是希望能讓孩子看了之後能走到自然中,更親近我們的環境。
小魯文化出版總監沙永玲表示,臺灣的孩子很幸福,能有這樣的藝術家,願意花二、三年的時間,只為了替孩子們留下一本屬於臺灣的繪本;小魯很幸福,能出版這樣的作品,也就更有責任做好教育推廣的工作。今年是聯合國的「國際森林年」,我們選在民國
100年10月出版《我們的森林》,更是獻給這塊土地的祝福。透過這本繪本的出版,以及接下來的環境教育校園講座與生態畫展,我們希望引領更多的小朋友、師長實地走訪我們的森林,打開眼睛、耳朵及心房,重新看見我們的森林。
小魯文化副主編陳雨嵐表示,
《我們的森林》,雖然沒有文字,卻是一本會讓人驚豔、讓孩子發揮無限想像的繪本書,它結合了「自然生態」、「環境、科學教育」的知識,更擁有美學欣賞及自然教育的特性。而這樣的特質也受到金車基金會的肯定,進而開啟了一系列環境教育方案的推動計畫。
目前小魯文化將與金車基金會合作《我們的森林》校園巡迴講座及生態畫展,已訂於12/3及12/13分別在花蓮市明義國小及臺北市北投國小舉辦,並歡迎各縣市校園與教師們一起參與研習交流,藉以激發更多的教學方案,也讓學校師生有機會一睹生態藝術家邱承宗的畫作,培養美學及參與未來環境教育實體解說。主辦單位歡迎其他各縣市學校團體來函申請此一系列活動,詳情請洽:
(02)2366-2828轉6510或上網金車教育基金會www.kingca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