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噶瑪蘭》導讀:再見李潼
導讀
再見李潼
張子樟/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前所長、文字閱讀推廣人
那一年在金門
一九九三年夏天,文建會舉辦歷屆國家文藝獎得獎人參觀金門之行,許多沒見過面的文學愛好者聚在一起,好不熱鬧。第一次見到李潼,高高的個子,爽朗的笑聲,再加上喜樂的歌聲,是個可以結交的人。他一開口,當然離不開寫作,我也喜歡動筆,談話內容也就沒有離開創作。
在金門各處參觀,眼睛看的是古厝美景,嘴巴說的是文學創作,我們可以談的還滿多的。我們談五四作品,我們談文革後小說,我們談鄉土文學論戰,最後竟然談到我的家鄉澎湖。李潼曾在海軍服過役,曾在澎湖住過一段時間,他當然不忘推薦他的《再見天人菊》,那是以澎湖為背景的得獎少年小說。
我曾讀過李潼的成人小說作品,那時我對兒童文學一片空白,從未碰觸過。他的第一本歷史少年小說《少年噶瑪蘭》剛剛完成,作品中的幻想構思幾乎未能贏得一般導讀者、評論家的稱讚,當年並沒有入選「好書大家讀」評選,李潼相當耿耿於懷。他問我要不要寫篇文章談談這本書。想了又想,這也是一個起點,就冒冒失失地答應了。
讀完《少年噶瑪蘭》感想不少,湊巧碰上臺東師院語教系主辦的一年一度的兒童文學學術研討會,動起筆來,洋洋灑灑寫了一萬多字的論文:〈從歷史與閱讀趣味看少年小說──淺析《少年噶瑪蘭》〉,以不同角度去詳析這本作品。這篇論文也得到隔年的國科會專題研究獎助。就因為這篇文字,我從此「深陷」在青少年讀物裡。
談李潼的少年小說,不妨分幾個階段。他的三本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得獎作品──《天鷹翱翔》、《再見天人菊》和《順風耳的新香爐》,給讀者青澀但清新的感覺。很多人認為這三本是他最好的作品,因為他在內容方面使盡渾身解數,反而讓我們忽略了他對形式的講究。前兩本是寫實作品,而《順風耳的新香爐》是篇童話化的少年小說,融入了幻想的成分,然而,《少年噶瑪蘭》才是他真正從寫實邁向幻想的一部作品,當然也不全是幻想。我們仔細閱讀,可以發現他的這本作品實際上是揉合了寫實與幻想。他書寫蘭陽平原的平埔族,以同情憐憫的態度為基調,在批評中不乏關懷。
《少年噶瑪蘭》描繪居住在宜蘭、花蓮地區的噶瑪蘭族的歷史故事。李潼藉著主角潘新格回到過去,與祖先生活在一起,把噶瑪蘭人的往昔生活起居情形做了一次十分詳盡的敘述。作者淡淡道出噶瑪蘭人衰微的原因,例如漢人設計霸占噶瑪蘭人的土地;部分漢人對噶瑪蘭人的胡作非為;噶瑪蘭人沒有發明文字,在歷史上也就沒有地位等等。
這本少年小說在素材、技巧與情節方面有它不同凡響的風貌。從取材來看,它是歷史素材小說;從技巧來看,它融合了科幻小說與現實小說的手法;從情節來看,它又是充滿驚奇、刺激的冒險小說。
在技巧與情節方面,這本書使用了現在與過去重疊敘述的手法。這種新穎的手法加上「魔幻寫實」的應用,更提升了讀者的閱讀趣味,拓寬了讀者的想像空間。一陣閃電雷鳴後,在草嶺凹洞裡躲雨的潘新格回到了從前,與古人蕭竹友、何社商同行,展開他生命史中奇特的一頁。他手錶指針的運轉、他利用日記本把在「過去」的探險經過傳達到「現在」的彭美蘭身邊、他發現了「隨身聽」失靈,但錄音效果仍然存在、他的阿公在他「過去」的夢中出現等等,這一切描述都透露出作者的巧心與慧心。
這本書的基本主題是「尋根」。它的尋根精神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對原始生命強力的追尋,挖掘原住民的文化,展現並歌頌一種非文化的原始精神,例如書中歌頌了噶瑪蘭人的勤勞有禮、和善好客、樂天知足、著重親族倫理和風俗禮節,也詳細描述了噶瑪蘭人的生活概況,如捕魚、獵取山豬、飲食習慣、喪葬禮儀等,但作者也同樣以淡淡的筆觸批評了噶瑪蘭人的部分生活習慣,如生食、迷信巫術、「打拉酥」酒的釀造方法等。這些動人的篇幅都是會吸引小讀者的。
第二個層次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追尋。作者特別塑造蕭竹友這位十分傳統的書生。他溫文儒雅,深信「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不畏艱險,勇於身體力行。他的一舉一動都代表了中國傳統的典型儒生。另外,作者花費不少篇幅來詳細描述何社商如何在「搶孤」中獲勝,十九世紀初,漢人如何在宜蘭羅東一帶討生活的概況,也是給傳統文化留下部分紀錄。
那一年的迴音
《少年噶瑪蘭》為李潼「噶瑪蘭三部曲」的首部曲,接著有了第二部曲《望天丘》,然而,最後一部曲《南澳公主》卻成了未竟之作。三部曲沒能完成,李潼不得不遺憾,但現實人生中美滿的又有幾個?李潼的一生轟轟烈烈,他留下不少讓人懷念的作品,應該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少年噶瑪蘭》出版近三十年,歷經歲月的考驗,依舊能屹立不搖,深受不同年齡讀者的喜愛,自有它的價值。這次不加注音的新版問世,確定此書在臺灣青少年小說的獨特魅力與價值。這一切都得歸功於李潼不從眾的獨特眼光與創新態度。當然我們也忘不了他隨時隨地充電的精神。
一九九三年夏天,文建會舉辦歷屆國家文藝獎得獎人參觀金門之行,許多沒見過面的文學愛好者聚在一起,好不熱鬧。第一次見到李潼,高高的個子,爽朗的笑聲,再加上喜樂的歌聲,是個可以結交的人。他一開口,當然離不開寫作,我也喜歡動筆,談話內容也就沒有離開創作。
在金門各處參觀,眼睛看的是古厝美景,嘴巴說的是文學創作,我們可以談的還滿多的。我們談五四作品,我們談文革後小說,我們談鄉土文學論戰,最後竟然談到我的家鄉澎湖。李潼曾在海軍服過役,曾在澎湖住過一段時間,他當然不忘推薦他的《再見天人菊》,那是以澎湖為背景的得獎少年小說。
我曾讀過李潼的成人小說作品,那時我對兒童文學一片空白,從未碰觸過。他的第一本歷史少年小說《少年噶瑪蘭》剛剛完成,作品中的幻想構思幾乎未能贏得一般導讀者、評論家的稱讚,當年並沒有入選「好書大家讀」評選,李潼相當耿耿於懷。他問我要不要寫篇文章談談這本書。想了又想,這也是一個起點,就冒冒失失地答應了。
讀完《少年噶瑪蘭》感想不少,湊巧碰上臺東師院語教系主辦的一年一度的兒童文學學術研討會,動起筆來,洋洋灑灑寫了一萬多字的論文:〈從歷史與閱讀趣味看少年小說──淺析《少年噶瑪蘭》〉,以不同角度去詳析這本作品。這篇論文也得到隔年的國科會專題研究獎助。就因為這篇文字,我從此「深陷」在青少年讀物裡。
談李潼的少年小說,不妨分幾個階段。他的三本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得獎作品──《天鷹翱翔》、《再見天人菊》和《順風耳的新香爐》,給讀者青澀但清新的感覺。很多人認為這三本是他最好的作品,因為他在內容方面使盡渾身解數,反而讓我們忽略了他對形式的講究。前兩本是寫實作品,而《順風耳的新香爐》是篇童話化的少年小說,融入了幻想的成分,然而,《少年噶瑪蘭》才是他真正從寫實邁向幻想的一部作品,當然也不全是幻想。我們仔細閱讀,可以發現他的這本作品實際上是揉合了寫實與幻想。他書寫蘭陽平原的平埔族,以同情憐憫的態度為基調,在批評中不乏關懷。
《少年噶瑪蘭》描繪居住在宜蘭、花蓮地區的噶瑪蘭族的歷史故事。李潼藉著主角潘新格回到過去,與祖先生活在一起,把噶瑪蘭人的往昔生活起居情形做了一次十分詳盡的敘述。作者淡淡道出噶瑪蘭人衰微的原因,例如漢人設計霸占噶瑪蘭人的土地;部分漢人對噶瑪蘭人的胡作非為;噶瑪蘭人沒有發明文字,在歷史上也就沒有地位等等。
這本少年小說在素材、技巧與情節方面有它不同凡響的風貌。從取材來看,它是歷史素材小說;從技巧來看,它融合了科幻小說與現實小說的手法;從情節來看,它又是充滿驚奇、刺激的冒險小說。
在技巧與情節方面,這本書使用了現在與過去重疊敘述的手法。這種新穎的手法加上「魔幻寫實」的應用,更提升了讀者的閱讀趣味,拓寬了讀者的想像空間。一陣閃電雷鳴後,在草嶺凹洞裡躲雨的潘新格回到了從前,與古人蕭竹友、何社商同行,展開他生命史中奇特的一頁。他手錶指針的運轉、他利用日記本把在「過去」的探險經過傳達到「現在」的彭美蘭身邊、他發現了「隨身聽」失靈,但錄音效果仍然存在、他的阿公在他「過去」的夢中出現等等,這一切描述都透露出作者的巧心與慧心。
這本書的基本主題是「尋根」。它的尋根精神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對原始生命強力的追尋,挖掘原住民的文化,展現並歌頌一種非文化的原始精神,例如書中歌頌了噶瑪蘭人的勤勞有禮、和善好客、樂天知足、著重親族倫理和風俗禮節,也詳細描述了噶瑪蘭人的生活概況,如捕魚、獵取山豬、飲食習慣、喪葬禮儀等,但作者也同樣以淡淡的筆觸批評了噶瑪蘭人的部分生活習慣,如生食、迷信巫術、「打拉酥」酒的釀造方法等。這些動人的篇幅都是會吸引小讀者的。
第二個層次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追尋。作者特別塑造蕭竹友這位十分傳統的書生。他溫文儒雅,深信「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不畏艱險,勇於身體力行。他的一舉一動都代表了中國傳統的典型儒生。另外,作者花費不少篇幅來詳細描述何社商如何在「搶孤」中獲勝,十九世紀初,漢人如何在宜蘭羅東一帶討生活的概況,也是給傳統文化留下部分紀錄。
那一年的迴音
《少年噶瑪蘭》為李潼「噶瑪蘭三部曲」的首部曲,接著有了第二部曲《望天丘》,然而,最後一部曲《南澳公主》卻成了未竟之作。三部曲沒能完成,李潼不得不遺憾,但現實人生中美滿的又有幾個?李潼的一生轟轟烈烈,他留下不少讓人懷念的作品,應該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少年噶瑪蘭》出版近三十年,歷經歲月的考驗,依舊能屹立不搖,深受不同年齡讀者的喜愛,自有它的價值。這次不加注音的新版問世,確定此書在臺灣青少年小說的獨特魅力與價值。這一切都得歸功於李潼不從眾的獨特眼光與創新態度。當然我們也忘不了他隨時隨地充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