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您 ,   註冊    
首頁 > 活動報導

《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家》插畫家陳維霖老師來分享!(2013/11/01)


       《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家》的插畫家陳維霖老師,今天來和小魯同仁分享創作過程。
 
        對於海洋環境的議題,維霖老師其實是在近兩年來才有比較深入的研究,老師開玩笑的說以前只知道吃魚,是因為這本書開始對海洋產生了興趣。平常他會到許多開設相關課程的地方上課,也會親自到東港觀察。他甚至也成為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的資深講師,會到各地方學校推廣保育生態的概念,人氣很旺的維霖老師可是讓場場演講都爆滿呢!

 
        對於海洋的熱愛與關注滿溢,維霖老師在11月1日的午後時光,除了聊聊創作《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家》的過程,他也花了很多時間跟我們述說這兩年與海洋議題為伍的觀察,也針對大家的問題一一解惑。
 
        如繪本裡的人工魚礁,固然對海洋生物保育有一定的成效,在海洋生態受破壞大於修復速度的今日,這樣的方法卻也緩不濟急。其中,老師提到了「混獲」這個詞,相當引起我的好奇,經過老師解說,才知道是指:一次捕獲的漁獲量中,包含了無經濟價值的魚和有經濟價值的魚。而兩者的比例竟高達五比一,對於這些在市場中較無價值魚類的「處置」,都會對海洋生態造成極大的損傷,一者將牠們放回海中,下場多是死亡,再者是被製成魚粉餵食養殖魚類,可謂殺千而得一。

         大量魚類消逝在海洋食物鏈中,必定會造成生態劇烈的改變。除了投放人工魚礁,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更可以藉由篩選可食用魚的方式,來為海洋生態保育盡一份力。維霖老師就提出了一些「吃魚原則」:少吃小魚(苗)、珊瑚礁魚(數量稀少)、大型魚(易有重金屬累積);多吃季節洄游魚類、公蟹、養殖虱目魚(野生的難以估計數量,也較難保育)等,這些資訊對於喜愛吃魚,也關心海洋生態的人來說,可是非常重要呢! 
       
        聽完老師對於海洋生態破壞的描述,令大家的擔憂又更加一層,我心想,回家後一定要趕快跟媽媽說,以後我們只吃不耗能、不會衝擊海洋生態的魚種喔~
        
        保育海洋環境由自己做起,你也可以是小小海洋魚類生態學家!


   上一篇       下一篇

更新日期 : 2014-01-16  分享到:   推到Facebook  推到Twitter  寄給好友

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  2016 Tien-We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易碩網頁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