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家可歸的人──《諾和我》(2013/05/29)
無家可歸的人,是這本書的主題,一位名叫盧的女孩,關切一位流浪女孩──諾的一則發人深省的故事。
家,自古以來都被人類作為歌頌、期許的對象,但是為了一篇中學生涯裡要繳的研究報告,盧,她選擇了女遊民作為研究對象。不料故事的發展卻揭露了「家」的假象,家像硬殼般的僵固,也像紙片般的脆弱。盧企圖打破這層殼,大人卻無法體會她的心,於是文本用隱喻所呈現出來的是:每個人都成了諾──那位無家可歸的流浪者。盧的父親是個心力交瘁、力護家庭價值的徒勞者;盧的母親是在家的夢遊者;馬藍老師則是孤寂而喃喃自語的教育家,在他心目中,夠格的報告是要能深入、展現當今經濟社會的現象。只有年輕聰敏的盧企圖打破藩籬,撕裂這個世界的「假」。與眾人相較,流浪者諾,下意識裡還有一點矇矓的自覺,她雖無力找到出口,但卻輕蔑這世界的一切,包括「自我」這個假相。因此兒童文學中「在家、離家、返家」的經典三部曲,在此顯得虛弱無力。
盧想要照顧流浪者的「心」而功敗垂成,我們卻不可小覷而視之為少年的妄想,其實,那不正是佛陀、基督這等聖者才能洞徹的偉業?
作者未能提出答案,他把答案留給了想要追求真相的讀者。請留意!那些對於探討真相漫不經心的讀者,正如書中一再出現的各類眾生角色一樣,便只能在闔上書頁後,各自浪跡天涯了。
基督曾說:飛鳥有巢,狐狸有洞,人之子無家可歸。
人類的優越在於心識的繁複遠過於鳥獸;但致命的缺口也在心識的執著與浮蕩,當傳統的社會結構崩解異化時,人們便益發顯得顚簸與虛無。在家庭的內涵無力承擔「深刻」的需索時,家就只是個蒼白的符碼了。本書作者揭開這個人們不願面對的現象,「家」只是諸多組織的象徵而已,難道「學校」不也是嗎?社群、政黨、政府……儘管施出渾身解數亦無一倖免!故曰:人之子無家可歸。
我們與其說作者帶領讀者步入虛無,還不如說他點出了已經呼之欲出的路徑──那個離道未遠,天真質樸的「心」,那顆同體大悲的「心」,不正是眾生永恆的歸宿嗎?那些為小情小愛、血緣親屬、群黨關係、鄉土族裔等等世間一切意識形態所綑縛的心靈,豈不該於此頓生遊園驚夢之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