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力+寫作力教學研習營】7/7 林文虎老師、陳鴻銘老師課堂實況報導
【閱讀力+寫作力教學研習營】‧7/7活動報導
撰文/小魯小記者
大家眾所期盼的「閱讀力與寫作力教學研習營」終於熱烈展開了!這次的活動由小魯編輯部精心策劃,邀請重量級的講師授課,準備讓參與的學員滿載而歸。
早上第一堂課就精采萬分,原來是林文虎老師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與學員直接互動,讓看似嚴肅的講題——基測寫作不等於寫作,一下子變得有趣許多。林老師先發了一篇「吃冰的滋味」的文章,領著大家閱讀過後,再將所有的學員分組,進行討論。討論的過程中,每個人只有一分鐘的時間,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每個人說出來的想法都不能與其他人重覆。許多平常是老師的學員,這時候突然又回到了學生的身份,熱烈地展開討論。小組討論完後,各組再選出一人上臺代表發言,提出跟「吃冰的滋味」相關的兩個問題。
每組討論出來的問題都不盡相同,有人用文字、圖像的方向當做出發點,像是:你要如何設計出一種特別的冰?通常我們都是在夏天吃冰,若是在冬天吃冰,是怎樣的滋味?有人則以文章與個人關係的角度切入,像是:你有什麼特別的吃冰經驗?若是在不被允許的狀況下,卻又吃到了冰,是怎樣的感覺?有人採取分析整合的方式,像是:用三個形容詞來描述作者童年吃冰的回憶;找出描寫冰所有段落,想想哪些是文章的前菜?哪些是餐後甜點?作者的用心何在?學習如何問問題,讓問題緊扣文章之中,是表達見聞與思想能力的一種方式,也可以奠定孩子寫作的根本基礎。除此之外,林文虎老師也從書本中節錄六小段文章,讓大家抄寫在紙卡上,重新組合排列,在訓練學生組織結構的能力之餘,也使得寫字變成了充滿趣味的遊戲。
下午的「文本閱讀策略與思考」課程,則由陳鴻銘老師擔任講師,進一步地探討如何閱讀。同樣的文字敘述,每個人聯想到的畫面都不一樣。譬如說,一句簡單的句子——國威的車子壞了,若仔細分析,便會產生這樣的疑惑:國威是男生還是女生?是大人還是小孩?是驕車、摩托車還是腳踏車?由上面小小的例子,我們發現透過閱讀,文本搭起了一座橋樑,讓讀者與書中的角色溝通,而這兩者之間,便形成了自由揮灑的想像世界,你的大腦到底想到了什麼?又要如何去思考呢?
陳鴻銘老師摘錄《金魚眼叔叔》中的一小段:
他才不會這麼想呢。經過幾星期彬彬有禮地坐沙發聊天之後,他簡直就像是在沙發上生了根似的,而且開始擺出一副他跟我們是一家人的模樣。你知道我說的是怎麼回事。客人和一個有資格到你們家走動的人之間,可是有天大的差別。客人會待在你安排他們待的地方,做著你建議他們去做的事,直到你說停止,請他們再做別的事為止。
作者爲什麼用「金魚眼叔叔」這樣的稱謂呢?這個人和作者又是什麼關係?作者爲什麼以不友善的態度對他?一小段文章可以延伸出許多問題,也是種種線索。閱讀就像是一連串的推理和猜測,舊的經驗再加上新的文本題材,在一次次的閱讀中,不斷地反覆論證,累積思辨的能力。也是我們要教給孩子最重要的部份!爲了實際演練思辨的過程,陳老師又舉出一段離奇的船難故事,但是沒有人知道這個故事的結局。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發言,推測故事中的主角發生了什麼事,覺得不合理的人便提出反駁,直到所有的推理都合乎每個線索及邏輯思考。這時候,每個學員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地發表意見,還不時有出乎意料的答案,讓大家忍不住放聲大笑。經過一番爭辯,雖然還是不知道故事結局,但每個學員經過這樣的練習,學會了該如何閱讀一本書、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辯論,這也是這堂課最重要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