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國際作家閱讀沙龍_《飲水噴泉祕密事件簿》」線上課程,活動完整報導
10:00活動一開始,由《飲水噴泉祕密事件簿》譯者 #侯秋玲 講師分享自己翻譯時的想法與心情,並帶領參與者從書籍的封面、封底、版權頁等逐一探究閱讀本書。
侯秋玲講師還特別提及翻譯人物名字的巧思,由於原文書的人物名字大多都是不同水生生物名稱的諧音,因此講師自己翻譯完故事後,才與朋友、編輯討論推敲後做出了仔細的決定,例如還特別讓主要角色名字的前兩個字和角色相關的公司或標語,包含「流水」噴泉公司的劉水仙、「保證」水質純淨的保正漫。
10:30作者凱特.克利斯及繪者莎拉.克利斯就上線與參與者分享自己創作《飲水噴泉祕密事件簿》這本書的過程,並由蘇欣老師進行口譯。
凱特說從小母親會要求每逢節日送禮時,要親手製作禮物送給親人,不許用購買代替,自己因此培養出了發揮創意進行創作的能力 。包含自己第一次寫書的經驗,就是10歲的自己和11歲的姐姐(繪者莎拉)共同製作並送給家中大姐的禮物,但那本書的結局是:隔天被大姐扔進了垃圾桶。
「但那本書被扔掉的那天,我認為就是我開始成為作家的一天。」凱特笑說,雖然作品被別人拒絕了,但卻成了他繼續嘗試創作第二本書的動力。而且他認為別人會拒絕自己的作品,通常代表了作品還存在可以再修改得更好的地方,因此與其覺得內心很受傷,不如繼續嘗試把故事完成得更好。
在活動中,凱特在螢幕上秀出了幾張自己創作的手稿照片,上面凌亂的寫著許多字詞、符號,也有許多劃掉、塗改的痕跡。他想告訴參與者的是:真實的創作過程就是雜亂的,他是在混亂的稿子上自由發揮創意,之後再從中梳理想法和邏輯。所以他常常鼓勵想嘗試創作的孩子「要允許自己的創作初稿是混亂的」,只要持續創作、持續梳理,最後就能創作出作品並走出自己的路。
繪者莎拉也分享到自己的繪畫創作過程,至少要畫四次才能定稿,其中需要經過鉛筆畫初稿、在透明紙上描繪初稿上想保留的場景及角色,最後是上色與修改細節。所以繪製的創作同樣都會經歷一段紙上看起來雜亂的過程。
接著,作者凱特還分享了兩種適合幫助孩子可以簡單進行創作的祕訣,第一種是適合6~8歲孩子的「111策略」,即「1個角色+1個問題+1個旅程」;第二種方法適合年齡更大一點的孩子,是一張「循環」的圓形圖示,由「角色→問題→旅程→困境→解決」組成。
最後進入QA環節,作者凱特及繪者莎拉分別回答了參與者提出的問題,其中包含「因為本書是25年前的創作,現在會不會想將這個故事重新創作或修改?」凱特表示因為書籍出版前,其實稿子就已經會經過多次的調整,所以書籍正式出版後,反而比較不會再思考修改的可能,即使有新想法,也會直接創作成下一本書,而非回頭修改故事;莎拉則提到如果有機會,想嘗試將黑白的圖片重新繪製彩色版本。至於「為什麼會想到用書信、文件的形式來呈現這本書?」凱特笑說因為當初覺得自己不擅長直接寫角色的對話,後來發現以寫信的方式更容易將創作持續下去,最終才使《飲水噴泉祕密事件簿》的形式如此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