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魯姊姊說故事-哇!這是什麼腳踏車呀?《一起來騎腳踏車!》
週六的誠品書店午後,聚集了將近十五對親子,可能是外頭天氣太熱,爸爸媽媽都帶著小孩到這兒避暑。一群小孩子圍坐在我身旁,「今天分享的故事是《一起來騎腳踏車》,有騎過腳踏車的舉手?」此問句一出口,回應的不只是一隻隻揮動活力的小手臂;還有一陣陣的細語:「我的是有輔助輪的……」、「當然騎過,」、「我騎超快的變速車」……看來,騎腳踏車是大多數孩子都擁有的生活經驗。
其實,一本童書不只是一位創作者的生命觀;更埋藏著其童年的深層記憶。小時候看著阿公的那一臺「又高又大又帥」的鐵馬,《一起來騎腳踏車》的創作者嚴凱信直到四十多歲還是忘不了,回頭看看自己的生命原來和「腳踏車」有著深深的情緣,也是這一本圖畫書被誕生之因。
這本圖畫書的故事線是由一對母子假日出門騎腳踏車串起,「好天氣的周末,出太陽又有涼涼的風,最適合騎腳踏車了。」小魯姊姊翻到書的第一頁,看著圖畫中「窗戶裡的媽媽與小男孩」說著。圍坐在旁的孩子無不回頭望望自己的爸爸和媽媽,好像要用眼神傳遞「就和我們一樣耶!」的心情。
接著,故事中的小男孩和媽媽戴著安全帽共乘一臺腳踏車出門兜風去。每一個跨頁都會看到許多不同的人,騎著不同的腳踏車。一個約五歲的男孩指著那一個跨頁說:「他的腳踏車也裝太多東西了吧!好累唷!」、「這是什麼腳踏車呀?有四個輪子。」是呀!每一臺腳踏車就和每一個人一樣,有著不同的生活,有的人會把腳踏車上裝載著滿滿的東西,自己也騎得氣喘吁吁;有的腳踏車有三四對腳踏板,全家人可以協力一起騎著一臺長長的腳踏車,累了,就可以休息,讓爸爸或哥哥出力。
一邊翻頁,一邊說著小男孩和媽媽在街道上、公園裡、水池邊和展覽場的對話,「這個老爺爺在前面也有出現唷!」一個四歲的小女生從位子上站到我的前方,眼睛盯著畫面的戴帽掛白鬍的老爺爺說。「這個爸爸和穿蝙蝠俠衣服的小男生在前面的房子窗戶中也有看到。」果然,小孩子的觀察力很細膩,他們耳朵聽著我說故事;眼睛可是不斷地在畫面裡尋找他們覺得有興趣或有意義的圖像。
這本圖畫書的文字只有一條母子的故事線,圖像卻有好多好多的故事線,嚴凱信在故事中藏了許多世界有名的人物,其中,那位戴著帽子的老爺爺可是發現相對論的愛因斯坦,他曾說過一句:「我是在腳踏車上想到相對論的。」你也可以在那一個有獨木船的水池邊的畫面,找到馬克‧吐溫,他也曾說過一句和腳踏車有關的話:「找到一臺單車,活著就不會後悔。」對於嚴凱信來說,他的生活中不可或缺「騎著腳踏車」出門,而這些世界名人也是同樣能享受在腳踏車上的「空」,也因為有乘風放空的時間,所以,他們才能讓創意和想像產生極大的能量,創作出能讓我們享有更好的生活的「發現」與「作品」。